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动态>详细内容

【造院学术】造型艺术学院“走进艺术家工作室”系列活动之二--韩冰、史婵婵“林里”工作室

文章来源: 作者: 发布时间:2019-06-19 12:21 点击数: 【字体:

在自己心里唤起曾经一度体验过的感情

在唤起这种感情之后

用动作、线条、色彩、声音以及言辞所表达的形象来传达出这种感情

使别人也体验到这同样的感情

这就是艺术活动

艺术是这样一项人类活动

一个人用某种外在的标志有意识地把自己体验过的感情传达给别人

而别人为这些感情所感染

也体验到这些感情

---列夫·托尔斯泰《艺术论》

4a89025514ab49afbc2b6085c11626fd.jpg 

工作室庭院(局部)

2019年6月12日下午,我院十余名师生一行探访了位于南宁西郊四联村林屋坡的韩冰、史婵婵夫妇工作室。造型艺术学院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黄国栋、胡春涛博士、美术学院陈健毛博士、美术学院曾莉副教授、造型艺术学院办公室副主任雷萍及部分本科生共同参与此次活动。

4c40704bdcf14078a55d0c5ad76bae15.jpg 

参观工作室现场

ce4f67e3447e44ae8f08b01fd00efec6.jpg 

韩冰老师在创作间介绍

到场的师生分别参观了“林里”工作室的创作间、展厅及茶室、餐厅及客房(民宿)区等地,对于工作室的设计初衷、空间布局等,韩冰、史婵婵两位老师都进行了详细的介绍。

31ef6112d97d462eab3d3abb1655b096.jpg 

林里”工作室主人翁:韩冰老师和史婵婵老师

悉,2012年,韩冰、史婵婵夫妇因校区搬迁至相思湖,就近来到四联村的林屋坡寻找工作室。夫妇俩一眼看上了坐落在村子中央绿树三两鱼塘环绕的老宅。改造前的工作室其实是由3间相邻的古屋构成,因古屋年代久远且较为残破,古屋的主人已经许久不居住。两位老师围绕着古屋的基本框架,用自己的艺术审美和生活感悟,一点一点的从细节入手对古屋逐步改造,历时近三年才初现如今的模样。韩老师表示在此租下并建立工作室的初衷有两个,第一是出于对古建筑的保护与利用,第二是在工作和家庭生活之外有个舒适的空间可以进行创作或者交流。工作室从2015年7月开始改造,到现在还没完全改造完成。这处工作室倾注了两位老师共同的心血,淋漓尽致地展现了两位老师对艺术的追求与热忱。

a4506f78650c4b5f947d7dcca912325e.jpg 

交流座谈会现场

参观完工作室之后,到场师生在会客厅进行了两个小时的交流座谈,共同畅谈打造工作室的历程和对艺术的感悟与看法,就“如何协调统一艺术与生活”“如何实现艺术价值与经济价值的有机结合”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讨论。艺术家的世界观引领着艺术创作的整个过程,贯穿于包括观察体验生活、艺术构思、艺术传达在内的艺术创造的全过程,乃至艺术家对表现对象的评价、情感、态度等,都直接或间接、或显或隐地与之紧密相连,决定着艺术作品中艺术形象的性质和深度,决定着艺术作品反映生活本质的深度和广度,也决定着艺术家理解生活的立场角度和评价生活的标尺,规定着艺术家的人生理想和艺术追求。韩冰老师和史婵婵老师夫妻俩对生活的态度、对艺术的执着和独特的艺术见解感染着现场的每一位师生。

b10e1c28d1ac48feaad95333a101bb28.jpg 

交谈现场氛围融洽轻松

通过本次活动的顺利开展,不仅为我院师生提供了一个自由交流的平台,拉近了我院师生与专业教师的距离,同时也让更多人关注到古村落的整体历史面貌和物质文化遗产的留存。艺术创作的火花,是艺术家深切的内心体验和社会生活中的现实事件相遇合、相碰撞而产生的。艺术家的艺术积淀需要真正深入生活、熟悉生活、参与生活,而不是做生活的客人和旁观者。所谓的经历,是所遇、所见、所闻、也是所做,在艺术越来越商业化的今天,如何坚守对艺术的初心值得我们每一个人深思。韩冰、史婵婵夫妇二人通过自己的实际行动给予了我们深刻的解答。

8ca028a3a3be4e9e81d49ddbab6216db.jpg 

工作室合影留念

韩冰、史婵婵“林里”工作室简介

该工作室位于南宁市西乡塘区罗文大道8号广西艺术学院相思湖校区对面的林屋村,建于2014年,历时3年建成。工作室占地面积600多平方,总面积700多平方,分为工作区、展厅及茶室、餐厅及客房(民宿)区,三个区域既可以独立又可以连通。工作室除了创作以外,还会经常举行一些小型的学术交流活动以及各种雅集,工作室的客房(民宿)除了招待自己的客人,也对外开放,给予更多热爱艺术、欣赏艺术的朋友亲身体验的机会。 

a3bf553e98ca467cb9180d646afd32ae.jpg 

工作室门口

2f1d0d46112a4433b964769f96ad571b.jpg 

工作室庭院一

c8476f0888a4435e81554d33465f23f7.jpg 

工作室会客室

4eec6a10504643e18f4b64996e8026cf.jpg 

工作室会客室

c4cf0383f27e480194f6ac478fcd48c8.jpg 

小展厅一角

660e526363534188a8d6c6d52e130b4b.jpg 

民宿餐厅

94cc422a8c884ef781b9e02b27a57c05.jpg 

庭院二

f89ed2cd41044ed9bc87720cf5f05d45.jpg 

小茶室

27ab30ec0df84cfbbb3dbe9a350e7d19.jpg 

工作室客房一

28736306d6a34b61b7a2d4acb9ebc5a0.jpg 

工作室客房二

“林里”工作室主人:韩冰个人简介

400918d9d9a142f7aedfba05602c98e9.jpg 

韩冰,工艺美术师,现任教于广西艺术学院造型艺术学院壁画系。2013年研究生毕业于广西艺术学院造型艺术学院,获硕士学位。

专业获奖情况

2017年作品《白度母》获广西工艺美术展铜奖;

2015年作品《韵·物》(合作)入选2015广西首届艺术设计作品双年展;

2014年作品《韵·物》(合作)获2014广西工艺美术作品展“八桂天工”奖金奖 ,同时入选2014自治区艺术作品展览;

2014年获中国大学生美术作品年鉴“最佳指导老师奖”;

2013年作品《瑾.春》、《法平天下》(合作)获中国大学生美术作品年鉴优秀奖;

2010年作品《守护家园》入选南宁市首届青年美术作品展览;

2009年作品《和》(合作)获《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广西美术作品展览》一等奖。作品《和》(合作)入选第十一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同时入选第二届全国壁画大展。

个人作品赏析

8c20bdc2b6b341c8b2899ba06e0377fc.jpg7de4ae025248436d9be262d7cbfd7015.jpg 

9e36c000e1d6432ab405335a4dba2873.jpg 

《韵》系列之一,60x60cm  大漆、矿物颜料

 

史婵婵个人简介:

151b5206259c4218bfc6bb93665b7e5f.jpg 

史婵婵,毕业于厦门大学软件工程管理专业,并取得硕士研究生学位。广西漆艺委员会委员。现任广西艺术学院职业技术学院漆艺教师,并负责漆艺相关教学以及管理工作。

专业获奖情况

2009年作品《和》入选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优秀作品集;

2009年作品《和》入选第十一届全国美展及第二届全国壁画大展;

2010年作品《漆器一组》在南宁首届青年美术作品展览中获银奖;

2014年作品《漆器一组》2014广西工艺美术作品即大师精品展览“八桂天工奖”金奖;

2015年作品漆瓶《韵物》 入选广西首届艺术作品双年展;

2017年漂漆作品在广西工艺美术作品即大师精品展览“八桂天工奖”获铜奖;

2019年设计作品大漆果签竹筷收纳盒—隐竹在2019年“深圳,金凤凰”工艺品创新设计大赛上获优秀奖

史婵婵个人作品赏析

193ba8a9127c4de582e93aa513673095.jpg 

《瓶颈地带》   堆漆、银粉

dd9482dd462349a5b2d3f3e3d8df4182.jpg 

大漆桌

e94f945c792742d0b0db446303e272f0.jpg 

建盏金缮修复

6c8112b1f6604a4aba45d8e4aa9bd05d.jpg  

漆筷

e432599c82464f69b89ac6f1cc8331c0.jpg

图文整理:雷萍 黄曦瑾 摄像:记者团 审核:胡春涛


分享到: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