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建设】造型艺术学院《公共艺术园林小品设计》课程邀请草月流中国文化学院首席师范覃夕家团队与学生共同完成大型竹装置作品《青岚》
2022年6月上旬,我院公共艺术系特邀中国文化学院首席师范覃夕家老师等一行结合我院课程实践指导我院师生共同设计制作大型公共艺术作品《青岚》立于相思湖校区造型艺术学院二楼大平台。造型艺术学院公共艺术系研究生、2019级公共空间班、2019级公共空间专升本班六十余名学生共同参与该件作品的设计与制作。在覃夕家老师及其助教的指导和帮助下,学院师生耗时四天共同完成了这件竹装置作品。四天里,老师和同学们无畏炎炎烈日,无惧倾盆暴雨,经历了“清洗竹蜡、制作构架、竹刀劈竹、制作竹编、喷漆补漆、组装调整”等制作步骤,精诚协作,相互配合,最终将《青岚》这件大型装置艺术作品顺利落成。
6月23日上午,草月流中国文化学院首席师范覃夕家老师、助教刘鑫老师、王慧玲老师、黄旭光老师,造型艺术学院党委书记石红霞、院长石向东、副书记/纪委书记黄国栋、副院长罗薇丽、副院长魏杨博文,公共艺术系主任许玲玲、副主任丁硕赜,壁画系副主任李岩以及公共艺术系部分师生共同为《青岚》举行了揭幕仪式。
揭幕仪式现场,师生合影留念
本次活动是草月流植物装置首次走进校园,走进造型艺术学院,让植物造型艺术与学院《公共艺术园林小品设计》课程知识充分结合,让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为学院教育教学改革方式开辟了新的思考方向和实践方法。
《青岚》设计制作现场
↓
同学们雨中搬运竹子
同学们学习劈竹
覃夕家老师为同学们分配任务,安排创作进程
覃夕家老师现场示范
同学们不畏骄阳,克服种种困难完成创作
同学们分组创作架构
不管白天黑夜,同们们合力组装大型竹装置《青岚》
【作品创意说明】“未夜青岚入,先秋白露团”。“青岚”一词出自唐代白居易《新裁竹》一诗,原指竹林间的雾气,又译初夏的第一阵微风。装置整体全部采用竹作为材料,竹不粗壮,但坚韧挺拔;有竹节,但不止步仍奋进;竹中空但不惧严寒酷暑、万古长青,万千文人视作君子。而这一场竹装置盛宴,不仅让同学们感受到了竹的气节,也让大家在用植物创作的过程中感受“从竹青到枯黄”,感受到生命的衰退,从而敬畏自然。装置主体由银色架构和蓝色竹排组成,鲜亮、大胆,令人耳目一新、眼前一亮。色彩的选用上均为冷色,在炎炎夏日中隐约透露出丝丝清凉。构架坚挺稳固,具有力量感,竹排柔韧弯曲,具有节奏感和韵律感,二者交相辉映、相得益彰。
竹装置《青岚》作品全景展示
↓
竹装置《青岚》作品局部展示
↓
【学习感悟】造型艺术学院公共艺术系的同学们在这次课程实践中受益匪浅,他们学会了团结与协作,学会了统筹与策划,学会了为人与处事。在这短短四天的学习实践课程中,同学们对新的教学内容、新的创作材料有了不同的认识和体会。通过本次竹装置作品的制作,同学们进一步参与到了大型装置作品的实践创作中,切实体会到了大型作品的创作历程与制作过程的不易,并从中收获了许多,也感受到了造型艺术的魅力。在与校外专家和校内领导老师们的交流相处中,也感受到了老师们的谦和与慈爱,亦师亦友,始终循循善诱、对同学们耐心教导,对创作精益求精的创作热情与追求。
全体领导老师、同学合影
文字:孙珂
图片:黄活琳 孙珂
初审:许玲玲
校审:雷萍
终核:罗薇丽 魏杨博文
编辑:宋玉玲